混凝土施工6大常見問題及改善方法
發布時間:2017/09/27
1、混凝土泵泵送混凝土的含水量比普通混凝土要高,因此混凝土運輸過程中容易離析,拆模后容易出現氣泡現象。因此,一般對泵送混凝土要求用混凝土罐車運送,尤其是對運輸距離在500m以上者,必須采用混凝土罐車運送,否則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容易離析而導致堵管。另一方面,應嚴格控制配合比,不能一味追求可泵性而無限提高用水量。這樣不但會降低混凝土的強度,還會增加混凝土的氣泡,影響其外觀質量。
2、泵送混凝土要求連續作業,但不可避免會出現某些意外。此時應做好善后處理。如做好輻射面、在施工縫處插連接筋、對未澆筑混凝土部分的模板重新清理刷脫模劑等。特殊情況下還應增加備用泵,以確保施工的連續性。
3、泵送混凝土的流動性較大,因此澆筑大體積混凝土時,對模板的加固要求更嚴格,特別是橋梁施工、隧道襯砌施工等對混凝土外觀要求較嚴格的地方,宜采用內拉外撐,否則容易出現變形或跑模。同時,保證模板接縫密合,防止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漏漿,致使混凝土出現麻面現象。
4、因為混凝土的和易性對輸送效果影響很大。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配料準確,攪拌適度,運輸澆筑不造成離析等。
5、環境溫度對混凝土的可泵性影響很大。因此,當環境溫度在5℃以下時,應對沿線輸送管采取保暖措施,防止管內混凝土受凍。0℃以下時,沿線輸送管道要采取加熱措施,用熱水攪拌或包裹保溫材料。當環境溫度高于35℃以上時,對沿線管道要采取隔熱措施。
6、經濟、合理的選擇輸送泵,科學布管。特別在垂直向下輸送混凝土時,應根據地形條件合理再增設水平管,以防止混凝土在輸送過程中離析。